尽管一些“网暴”是以支持偶像的面目而行之,但结果却走向了反面。
“被各种问候祖宗十八代,铺天盖地的网暴,直到今天陈丽君致歉也没有停止。”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、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5月7日对媒体表示,这几天一直处在网暴漩涡中,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事情缘起是,最近在越剧《我的大观园》中饰演贾宝玉的演员陈丽君,在接受采访时误称“贾宝玉是长子长孙”而引发争议。作为“红学”专家的苗怀明,因科普纠正这一错误遭到网暴。
演员说错了话,学者从专业角度进行科普纠正,随后演员本人公开致歉,且大方表示“我们不是不能犯错,而是知错就改、知错会改”。这原本是一个“皆大欢喜”的结局——一种可能带来误导的文学常识错误被及时纠正,演员本人也因“知错就改”而弥补了形象上的影响,甚至带来了一种积极的示范。
然而,即便是陈丽君道歉后,一些针对苗怀明的网暴行为仍未停止,这样一种将“歪楼”进行到底的心态和举动,在给学者本人带来伤害的同时,对偶像也并无任何好处。
毕竟这种网暴行为,是以偶像粉丝的人设进行的,名义上也是在力挺偶像。由此造成的不良舆论观感,多少都会与其所维护的偶像形象相关。需警惕的是,这种风气一旦盛行起来,偶像自身也会被迫卷入其中,陷入舆论漩涡。
其实,偶像有时言语有失、人际关系出现波折等,或许对其自身而言是件挺正常的事,但在不理性粉丝的裹挟下,“小事”被无限放大,进而引发“饭圈”粉丝互撕谩骂、拉踩引战、造谣攻击、人肉搜索、侵犯隐私,一片“混战”之下,没有哪个偶像可以全身而退。
这其实对成为偶像的明星们提了个醒,遇事及时主动呼吁自己的粉丝保持理性克制,不仅是在给舆论场营造一种良性的互动心态,其实也是对自身形象的保护。
在这个意义上说,这次苗怀明教授所遭遇的困境,其实也未尝不是当前“饭圈文化”的一种困境。真正为了偶像“好”,就该主动走出这种困境。
现实一再证明,一个更立体的、充满弹性的,未必完美但却更真实的偶像形象,往往更具生命力,也更容易获得广泛的包容与喜爱。正如在《红楼梦》中,贾宝玉固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,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这部伟大作品中最受人喜爱,也最经典的形象之一。
放下对偶像形象的完美执念,以一种开放、理性的心态坦然面对偶像的“错”与被纠错,是打造健康舆论场的应有之义,也是健康追星观的内在要求。具体到此事,陈丽君既已道歉,再网暴“挑错教授”,如此揪住不放,很难说真正是为了维护偶像形象。(吴振)